一开始接触软路由和NAS是在b站偶然看到司波图大佬的视频,有几期讲到了软路由和NAS,感觉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。原来家里的网络还可以这么玩,原来用NAS可以实现这么多有意思的功能。从此之后,入了软路由和NAS的坑,不断了解学习相关的知识。后来接触到阿文菌大佬,他的文章十分详细,基本上可以跟着操作,对于新手十分友好。
看的多了也学到了不少知识,赶紧差不多可以着手改造家里的网络,于是开始了我的折腾之旅。期间遇到了不少问题,记录下来供大家参加,也避免大家踩坑。
1.网络架构
下面这张图就是家里的户型图,此时第一个坑来了:装修的时候从弱电箱仅仅放了往电视那儿、主卧、书房各一根网线,这也为后面埋下了一个大坑。
教训1: 装修时,如果有条件一定要从弱电箱布放至各房间至少一根六类网线,布放至书房和电视柜处至少两根六类网线!如果有条件,可以将六类网线换成光纤。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户型,提前设计好网络规划并预留充足的网线,不然后期相加实在是难。
如此设计家里的网络架构有以下几点考虑:
- 想把NAS和软路由整合,使用群晖中虚拟机运行LEDE软路由;
- NAS尽量与台式电脑使用有线连接,以跑满千兆;
- 无线路由器放置在客厅电视柜,大致可覆盖全屋;
- 尴尬的还是家里弱电箱到书房和到客厅只有一根网线;
- 家里地方小,只能把NAS放到书房了。
2.硬件选择
有了家里的网络架构设计,下一步就是硬件挑选了,考虑了以下几种方案:
- 使用华为RH2285 V2服务器
- 使用淘汰下来的B75M+i5 3570
- 使用蜗牛星际
- DIY一台
使用服务器是看了司波图大佬的一期视频,闲鱼搜了搜,一冲动搞了一台。性能确实是可以,关键是噪音问题。我以为放到阳台,关上门就可以,但是只要一开门,声音有点大,而且阳台本来不是很大,放了之后显得更小。这个推荐家里地方大,有空房间或者可以无视噪音的同学使用。哦,还有一点,服务器功耗相对会高点,我当时用这一款平常应该在90W左右吧,有点记不清了。
还有就是使用淘汰下来的一套板U,但是主板是M-atx,有点大,想要一台体积相对小点的,最好是itx主板。
最后就在蜗牛星际和DIY一台中间选择了,想着要搞NAS和软路由,后期可能还会在NAS上跑一些docker什么的,还是预留一些性能吧,最终选择DIY一台。
硬件配置如下:
选择这个主板是因为有6个SATA口,pcie扩展槽,2个内存槽,支持6、7、8、9代CPU,是B365的芯片组,感觉很不错。CPU选了带T的低功耗,也可以上i3 8100T之类的,但是当时有些贵,就没有买。硬盘是希捷酷狼,当时有活动就买了。机箱其实可以选蜗牛的,只要带pcie槽的就行,想着既然都买新的了就搞个新的机箱吧,然后就挑了这个,感觉跟蜗牛长的一样。电源、内存、CPU风扇就是常用的。硬盘家里还有之前笔记本上的,也装上了,后续准备买12T的。(结果现在硬盘挖矿,各种涨价,后续再说吧,目前足够用。)
3.软件配置
经过组装,然后按照阿文菌大佬的相关教程,顺利安装了黑群晖系统。随后在群晖系统里装了LEDE软路由,花了30块钱在淘宝找人把家里的光猫改成桥接,之后就可以折腾了。
使用规划的网络架构,在台式电脑往NAS读写可以跑满千兆,还是很不错的。家里的电视、笔记本、手机都可以访问NAS。下载了不少电影电视剧可以在电视上跟媳妇儿一起看了。家里没有公网IP,目前也没啥外网访问NAS的需求,平常买的也有坚果云用于工作,所以在家里内网访问就足够了。
期间还发现了一个问题:小米电视和NETGEAR的路由器存在兼容性问题,NETGEAR路由器升级了之后,小米电视连上网但是实际无法加载资源。解决方法是把路由器降级到某一版本即可,这个问题百度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案。
目前群晖里安装了LEDE软路由和几个docker,有kms激活的,还有一些下载的,目前运行比较稳定。中间家里断过一次电,好在硬盘没啥问题,后续考虑加一个小的UPS。嗯,就这样,哈哈。
不错,必须顶一下!